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悟才法师 钻石 艺栈
  swc.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6622
最新博文:
透视八大山人《千字文》书法中的“S”结构字法原理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释悟才(此论文正式发表于《书画艺术》杂志)     
我的动态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释悟才(此论文正式发表于《书画艺术》杂志)
发布时间:2016-07-20

八大山人,朱耷(1676~1705),明江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亦为明末清初时的中国杰出书法家。由于明朝的覆灭,迫使朱耷削发为僧隐居山林二十余年,出家后专持《八大圆觉经》故取“八大山人”为号,后潜心佛教研究。

八大山人早期书法集诸家之长,1690年以后,方确立了自己书法创作的风格,在创作的众多书法作品中,其行、草书是他的最重要成就,他的特点是行草相夹,有时还在行书中夹带楷书,在结构上造成冲突后,再用圆转的笔法将他们统一在书法中,使其展现出新的面貌。

    八大山人晚年时期的代表作很多,其中反映儒家思想的作品有《行者宋璟五律诗》,反映道家思想的有《黄庭内景经》,反映佛教思想的有《行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杰作。八大山人一生坎坷,早年避难,中年55岁癫狂病发作,56岁病悬愈还俗,在悲欢离合哭笑不得中度过一生。

    晚年八十高寿所作《心经》是他一生书法造诣的荟萃与结晶(本真迹现藏于江苏省镇江博物馆).

 图片

下面从感染力、技法、字体等十个方面浅谈八大山人写《心经》。

一、论感染力

    整幅《心经》作品给欣赏者的深刻印象:书者视乎“不食人间一粒五谷粮,不着人间一丝烟尘气。”通篇贯气,来去自由,出入无痕,正所谓“树影扫尘尘不动,月光穿水水无痕”。用笔平淡,自然天成,不加修饰,不着形相,有一种既能看破万物,放下自在,又能穿透万物,金刚不坏之正能量,整幅作品已不是单纯笔墨游戏。

二、论技法

    八大山人的《心经》,笔法兼备,四体皆全,小篆笔法为主,章草、楷书、行书笔法为辅,藏锋主体,露锋次之,通篇出现了极个别隶书线条。

 

线条大部分为篆书用笔, 略举字例:

  图片  图片  图片

         菩                 提                    触 

章草用笔(字例的部分横划是章草用笔)

图片 

二、论字体

楷书:(全文楷书为主体),其特点笔笔相连,行书结构较多,笔划简扼。
图片

行书:
图片

行楷:
图片

草书:
图片

四、论结构

结构组合严谨,笔画之间相互依靠,形成整体,牢不可摧。
图片

2、上收下拓,上下收,中间拓。
图片

3、不拘求正,随手而书,得大自在。  
图片

五、论字势

回头观望,高瞻远瞩.
图片

六、论章法

    错落有致,一呼百应,通篇平和,不急不躁,真空妙有,不知有笔,章法字法,紧而不密。
图片

七、论神笔

    三线一点,虚实开合。  
图片

三实线相交于一点    三线指向一处

八大山人的神来之笔出于微妙之处,禅意颇深,直指人心。

 

五、论变化

    《心经》全文268字(包括标题),除八大山人省去七个字外,全文261字,由114个汉字组成。

1、字形字体、结构组合变化无穷,现以“是”“无”两字为例解析。

全文出现五个“是”:
图片

全文出现十八个“无”,包括两“点”,没有重复雷同。

图片

图片

 

2、用笔不同,丰富多变。

全文出现三个“三”

 

三点组成:    
图片

三捺组成:(短捺,因为是三捺所以字呈右倾势态)   
图片

三横组成:
图片

九、论省略

     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省略了七个字:“无挂碍”、“波罗揭谛”。

    笔者认为,这是八大山人的有意所为,是他智慧的结晶,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见证。

    1、原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译文:依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心就没有挂碍了,因没有挂碍的原故,就没有恐怖,并远离了颠倒与梦想。

省去“无挂碍”后原文: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译文:依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心里就没有挂碍了。所以也没有恐怖,并且远离了颠倒与梦想。

    我们会发现省略“无挂碍”后,其意义并没有改变,当然不省略则表达更清楚。

2、原文“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省略后“揭谛,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当然解咒是方便说而已,在解释经文时,咒语是不解释的。

然而,古大德们在方便解释时也是各有己见。

现略述三种:

(1)去吧,去经历,去体验吧,大家一起去解脱的彼岸吧!

(2)去除我执,去除法执,去除俱生我执,去除众生的俱生法我执。

(3)去,去,到彼岸去,迅速成就菩提吧。(南怀瑾先生 释)

按照(1)解释:“去体验”也就是“去经历”,省略“去体验”不会影响原义;

    按照(2)的解释,“波罗揭谛”是去除俱生我执,而后面的“波罗僧揭谛”是去除众生的俱生法我执,里边包括了“去除俱生我执”之义,当然省去应该不影响原义。

按照的解释:“去,去,到彼岸去。”“波罗揭谛”是“到彼岸去”,而前面“去,去”就是让你到彼岸去,后面的“迅速成就菩提”,也是到彼岸去,因此省略也不影响原义,当然不省略表达更明朗!

十、论演变

1、八大山人的早期作品:
图片

释文:三五银筝兴不穷 芙蓉江上醉秋风 于今邈抹浑无似 落草盘桓西社东 己亥年十二月朔日

   八大山人在早年时期以传綮、驴屋人等为号,此作品是顺治16年己亥腊月所作,时年34岁。作品俊秀清雅,王、赵、欧体味很浓。

2、八大山人中期作品:
图片

 释文:鲜兮金碧潭,霜天洞兮烟景涵,有幽人兮好冥绝,丙(炳)其奂兮凝其洁,悠悠千古兮长不灭。丙寅立秋 拈此八景 其东蒙客之遗踪笔 往复隔世我矣 八大山人

    此作品是康熙25年丙寅(1686)年所作草书,时年61岁。此作品庄重高雅,棱角渐收,用笔朴素圆转,稍夹行书、楷书,为他的最终风格埋下伏笔。

3、八大山人晚年书法:
图片

此作品是康熙44年乙酉年(1705)五月所创作,同年八月寿终。时年八十岁。他三个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书法艺术演变历程,而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是他佛教书法登上顶峰的代表作。近代唯有弘一大师得到其精髓。

     弘一大师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先破后立,书法风格恰恰与八大山人反行其道。

     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其境界显现宇宙在生灭变化无常之中,但本心终究没有变化,字形结构紧而不密;弘一大师的书法《心经》,在不生不灭,万法归一的境界之中,用笔丝毫不变,心无杂念,字形结构松而不散,圆融无碍得大自在。

图片:弘一大师书法《心经》(局部)
图片

 悟才法师临 八大山人 《心经》
图片

注解:

四僧: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

八大山人:八大山人曾经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晚年常用“八大山人”署名。

参考主要文献:

1、八大山人书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洪亮 主编                

2、《八大山人书法全集》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陈政 主编 

评论(0) | 阅读(939)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般若篇 (26) ()
般若篇 (28) ()
慈悲篇 (10) ()


我的最新动态

透视八大山人《千字文》书法中的“S”结构字法原理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释悟才(此论文正式发表于《书画艺术》杂志)


访客最新留言

中国书画艺术品服务中心
2016-06-01 17:47:44
释老师好,您在咱网站登陆的电话已经停机,为了不影响您的宣传推广以及资料的更新,请留下您新的电话,或联系15966647833,我已发信到您的邮箱,请查阅
清茗半盏
2014-12-26 10:50:07
行笔流畅,彰显功底,欣赏高僧的作品,拓展了视野。赞!
墨斋
2014-12-24 20:25:36
作品文笔流畅,功力不凡,收藏了。以后会常来欣赏,大开眼界。
墨斋
2014-12-24 20:20:10
作品文笔流畅,功力不凡,收藏了,我会常来这里欣赏您的力作,大开眼界。
佛弟子
2014-12-24 19:17:00
随喜赞叹!一代高僧大德,德才兼备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悟才法师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